答:氬弧焊:是鎢極惰性氣體保護焊的簡稱。在焊接過程中鎢極不熔化,利用鎢電極和焊件之間產生的電弧作為加熱源,使焊縫金屬熔化。同時由焊炬的噴嘴送出氬氣對焊縫的熔化金屬保護,還可根據需要另外添加填充金屬。在國際上稱為:TIG焊。 普通直流氬弧焊機:可以焊接除了鋁鎂之外的幾乎所有金屬,因為這種焊接方式是用電弧加熱后利用惰性氣體來保護焊縫的熔化金屬,焊接過程中由于惰性氣體的保護,幾乎沒有其他雜質和元素來參與焊接過程,基本由被焊金屬自己熔化再凝結的過程完成,因此可以獲得相當高品質的焊縫。 同時,由于直流鎢極氬弧焊的穩定焊接電流可調節的極為微小,3-5A即可穩定焊接,所以能焊接其他常見焊接方式無法焊接的極薄板材,包括普通金屬及其合金。 交流氬弧焊機:是目前常用的所有的焊接手段中焊接鋁和鎂的*好方法,因為鋁和鎂在常溫下極易氧化。會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熔點遠遠高于金屬本身的氧化膜(鋁的熔點657℃,氧化鋁的熔點2050℃),所以普通焊接方式很難高質量的焊接鋁鎂及其合金。而交流氬弧焊機,在電流負半波時,工件作為電極,向外發射電子,會形成一種叫做陰極破碎的物理現象,把工件表面的難熔氧化層破碎掉。同時由于有惰性氣體的保護,新的氧化層不會很快生成;所以在電弧熱量的作用下,依靠融化的液態金屬自身表面張力,就很容易的把焊縫金屬融合在一起。 因為交流氬弧焊時不需添加其他藥品和元素來清除氧化膜,僅僅依靠電弧來清除氧化膜,可在純凈的焊接電弧下,依靠焊件自身金屬完成金屬連接,這樣既不會太多的改變焊縫金屬成分,造成焊縫金屬與母材金屬過大的機械性能差異。同時沒有殘留的化學藥品腐蝕焊縫金屬,也不會像氧氣乙炔及電焊一樣產生很多焊接缺陷。所以氬弧焊是目前所有的焊接方式中,焊接鋁鎂及其合金的*佳方式。在選擇鎢電極時,一般直流焊接時,盡量選用鈰鎢極,交流氬弧焊時,因為純鎢級的整流效應小,對消除焊接過程的直流分量更有效,引弧維弧比較容易,所以在焊鋁制工件時,盡量采用純鎢極;但是由于純鎢極的耐高溫性能不如鈰鎢極,同時交流氬弧焊時,鎢極發熱要高于直流焊接,所以鎢極直徑選擇要求稍大。 氬弧焊的缺點:1)熔深淺,生產效率低。2)惰性氣體較貴,生產成本高。名詞解釋:W—非熔化極惰性氣體保護焊機 S—手工焊 M—脈沖 E—交直流
+
答: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就是采用機械送絲,自動送出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接熔池的一種焊接方法,因其功效高、耗電省,焊縫質量較高,綜合經濟效益好,是目前國家大力推廣的一種高效低耗的新型焊接方式。與其他電弧焊方法相比,二氧化碳焊接具有以下優點: 1)生產效率高:因其電弧的穿透力強、熔深大、且焊絲的熔化率高,所以熔敷速度快,生產效率比傳統的手工電焊高的多,可以達到1--3倍,即在某些場合可相當于原來手工電焊的兩個人到四個人的工作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員不增加,工資稅收等不增加),可以為企業增加顯著的經濟效益。(唐山礦山冶金機械廠用戶反映:自從采用CO2氣體保護焊以后,工作效率大大加強,目前交流焊機基本沒人愿意使用了,CO2焊機*快的一天可以使用兩盤焊絲,大約40kg。而交流焊機一天*快使用兩包左右焊條,約10kg,且在刨除焊條頭,藥皮以后,真正使用到焊縫的金屬,大約5kg) 2)焊接成本低:二氧化碳氣體來源廣泛,價格低,二氧化碳焊絲的熔敷率遠遠高于手工焊,(因不產生焊渣和煙塵,也無須丟棄焊條頭,所以基本一噸焊絲可相當于兩噸焊條使用)其焊接成本可比傳統手工焊或埋弧焊降低百分之四十到五十。 3)能耗低:二氧化碳焊和焊條電弧焊相比,3毫米厚的低碳鋼板對接焊縫,二氧化碳焊接每米消耗的電能僅相當于普通手工焊的百分之七十左右。25毫米厚的低碳鋼板對接焊縫,二氧化碳焊接每米消耗的電能,僅僅相當于普通手工焊接的百分之四十。所以二氧化碳焊接是一種非常好的節能焊接方式。 4)適應范圍廣:二氧化碳焊接可適應于空間任意位置焊接;由于二氧化碳在電弧作用下分解為氧和一氧化碳,在分解時會吸收大量熱量,對熔池金屬具備冷卻作用。所以二氧化碳焊比手工焊更適合立焊和仰焊位置,熔化的金屬不易流淌。 同時由于高溫時,氧氣可以把焊縫金屬成分中的部分碳元素和其他有害元素燒損一部分,因此二氧化碳焊接可以焊接鑄鐵,在把鑄鐵中的部分碳及有害元素燒損之后,焊縫金屬性能更接近純凈的鋼材,所以焊接后的焊縫的機械強度和韌性有所提高,脆性下降。并且在焊接時由于二氧化碳分解時吸收熱量,可降低焊接熱影響區,減少鑄鐵的變形裂紋。 另外因為二氧化碳的吸熱反應,和直流電源小電流穩定性的原因,二氧化碳焊接適應性也非常廣泛,可焊接極厚板材和極薄板材,在焊接0.8--1.0板材時,焊接的變形極小,且不容易擊穿。 5)抗銹抗油能力強:對于由銹或油產生的氣孔有較強的抵御能力,由于二氧化碳的氧化作用,可顯著降低焊縫含氫量,提高焊縫抗拉強度,減少延遲裂紋和脆性斷裂。二氧化碳焊接是所有焊接方法中焊縫含氫量*低的,因此可代替部分的堿性低氫型焊條。 6)操作簡便:焊接時不產生熔渣,焊接后不需清渣。焊接過程中焊接煙塵很少,相對于手工電焊對焊工身體健康影響較小。二氧化碳屬于明弧焊接,焊接過程中焊工可以直接觀察熔池中的鐵水流向,不易產生諸如虛焊、假焊等焊接缺陷,便于操作和學習使用。 7)不足之處:在電壓電流調節不匹配時焊接飛濺較大,電壓電流的調節不易掌握,但是一般可由下列公式計算近似得出:V(電壓)=15+0.05I(電流),小電流時直接可由此公式得出,但大電流時,*好將所計算出的電壓再稍微提高一點,效果更好。一般首先根據工件和焊絲確定所需電流,再由電流計算所需電壓即可。下面是焊絲直徑與電流的關系,在此范圍內可根據焊絲、工件確定電流: 0.8mm 50--120A 1.0mm 70--180A 1.2mm 80--350A 1.6mm 300--500A 目前,二氧化碳焊接主要應用于焊接低碳鋼和低合金鋼,基本使用中、低碳鋼和低合金系列焊條的都可以用二氧化碳焊接來代替,并可以取得比焊條手工焊好的多的效果。
+
1、什么是電弧?電弧是一種通過氣體放電的現象,在兩個電極之間的空氣間隙中產生持久而強烈的放電現象,稱為焊接電弧。電弧是目前我們人類所能直接應用的溫度*高的熱源,一般自由電弧的弧柱中心溫度可達八千度左右,而壓縮電弧(等離子電弧)的弧柱中心溫度更是高達一萬八千度以上。2、什么是引燃?我們把開始造成兩電極間氣體發生離及電子發射而引起電弧燃燒的過程,叫做電弧的引燃。3、電弧的引燃可以用如下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將兩電極互相靠近到只有1-2mm的間距,這時如果在兩電極間加有很高的電壓(約1000V以上),那么在強電場作用下,陰極上的電子即可以克服陰極內部正電荷對它的靜電引力而逸出陰極表面,產生電場導致電子發射,造成空氣中放電而形成電弧,但是這種方法因為電壓極高,危險性很大。第二種方法是先將兩電極互相接觸,然后迅速拉開至3-4mm的距離來引燃電弧,實際上焊接電弧就是利用為種方法來引燃的。例如:首先將通上焊接電源的焊條未端與焊件表面相接觸,然后很快地將焊條拉開至與焊件表面距離3-4mm的間隙,則電弧就在焊條與焊件的間隙中燃燒了。焊接電弧引燃的順利與否,還與如下幾個因素有關:焊接電流強度、電弧中的電離物質、電源的空載電壓及其特性等。如果焊接電流大,電弧中又存在容易電離的元素,電源的空載電壓高時,則電弧的引燃就容易。4、名詞解釋:與電弧相關的幾個名詞:焊接電壓(電弧電壓):與在焊機實測過程中的約定電壓相對應,是電弧兩端(兩極之間或者說電極與工件之間)的電壓降、包括陰極壓降、極壓降和弧柱壓降。焊接電流:焊接時,流經焊接回路的電流。引弧電壓:能使電弧引燃的電壓。熔池:焊接時在焊熱源作用下,焊件上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幾何形狀的液態金屬部分。弧坑:弧焊時,由于斷弧或熄弧時操作不當,在焊道未端形成的金屬低洼部分。電弧穩定性:電弧保持穩定燃燒(不產生斷弧、飄移和磁偏吹等)的程度。電弧挺度:在熱收縮和磁收縮等效應的作用下,電弧沿電極軸向挺直的程度。電弧力:焊接電弧對熔滴、熔池及母材表面的機械作用力。電弧偏吹:焊接過程中,因氣流的干擾、磁場的作用或焊條偏心的影響,使電弧中心偏離電極軸線的現象。磁偏吹:直流電弧焊時,因受到焊接回路所產生的電磁力或磁場的作用而產生的電弧偏吹。熔滴:弧焊時,在焊條(或焊絲)端形成的并向熔池過渡的液態金屬滴。熔滴過渡:熔滴通過電弧空間向熔池轉移的過程。有粗滴過渡、短路過度、噴射過渡等。極性:直流電弧焊或電弧切割時,焊件與電源輸出端正、負極的接法。有正接法和反接兩種。5、常見電弧焊接方法介紹:電弧焊(arc welding)是目前應用*廣泛的焊接方法。包括有:手弧焊(S.M.A.W)、埋弧焊(S.A.W)、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TIG)、等離子弧焊(PAW)、熔化極氣體保護焊(GMAW)等。絕大部分電弧焊是以電極與工件之間燃燒的電弧作為熱源。在形成接頭時,可以采用也可以不采用填充金屬。所用的電極是在焊接過程中熔解的焊絲時,叫作熔化極電弧焊,諸如手工焊、埋弧焊、氣體保護焊、管狀焊絲電弧焊等;所用的電極是在焊接過程中不熔化的碳棒和鎢棒時,叫作不熔化極電弧焊,諸如鎢極氬弧焊、等離子弧焊等,較薄的金屬板材、管材的焊接,用等離子弧焊較易進行。
+
焊接基本知識 1、焊接:通過加熱或加壓,或兩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達到原子結合的一種加工方法。 2、焊縫:焊件焊接后所形成的結合部分。 3、對接接頭:兩焊件端面相對平行的接頭。 4、坡口:根據設計或工藝需要,在焊件的待焊部位加工的一定幾何形狀的溝槽。 5、余高:對接焊縫中,超出焊趾表面連線上面的那部分焊縫金屬的高度。 6、結晶:結晶指晶核形成和長大的過程。 7、可熔性:金屬在常溫下是固體,當加熱到一定溫度時它由固體轉變成液體狀態,這種性質叫可熔性。 8、鈍化處理:為了提高不銹鋼的耐腐蝕性,在其表面人工地形成一層氧化膜叫鈍化處理。 9、擴散脫氧:當溫度下降時,原溶解于熔池中的氧化鐵不斷向熔渣進行擴散,從而使焊縫中的含氧量下降,這種脫氧方式稱為擴散脫氧。 10、電弧焊:利用電弧,作為熱源的熔焊方法。 11、直流正接:采用直流電源時,焊件接電源正極,焊條接電源負極的接線法。 12、直流反接:采用直流電源時,焊件接電源負極,電極(或焊條)接電源正極的接線法。 13、焊接規范:焊接時,為保證焊接質量而選定的諸物理量的總稱。 14、塑性變形:當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變形為塑性變形。 15、彈性變形:當外力去除后,能恢復原來形狀的變形為彈性變形。 16、堿性焊條:藥皮中含有多量堿性氧化物的焊條。 17、切割氧:切割氧指氣割時具有一定壓力的氧射流,它使切割金屬燃燒,排除熔渣形成切口。 18、焊接殘余應力:焊接殘余應力指殘余在焊件內應力。 19、熱影響區:熱影響區指材料因受熱的影響而產生金相組織和機械性能變化的區域。 20、合金:由一種金屬元素與其它元素組成的具有金屬性質的物質叫合金。 21、可焊性:可焊性指在一定焊接工藝條件下,獲得優質焊接接頭的難易程度。 22、氣孔:氣孔指熔池中的氣泡在凝固時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穴。 23、焊瘤:焊瘤指焊接過程中,熔化金屬流淌到焊縫以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屬瘤。 焊接的方法 按照焊接過程中金屬材料所處的狀態不同,目前把焊接 方法分為以下三類: (1) 熔焊焊接過程中,將焊件接頭加熱至熔化狀態, 不加壓力完成焊接的方法稱為熔焊。常用的熔焊方法有電弧焊、氣焊、電渣焊等。 (2) 壓焊焊接過程中,必須對焊件施加壓力(加熱或 不加熱),以完成焊接的方法稱為壓焊。常用的壓焊方法有電阻焊(對焊、點焊、縫焊)、摩擦焊、旋轉電弧焊、超聲 波焊等。 (3) 釬焊焊接過程中,采用比母材熔點低的金屬材料 作釬料,將焊件和釬料加熱到高于釬料熔點、低于母材熔點的溫度,利用液態釬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并與母材相 互擴散實現連接焊件的方法稱為釬焊。 常用的釬焊方法有火 焰釬焊、感應釬焊、爐中釬焊、鹽浴釬焊和真空釬焊等。 焊接時需要控制溫度 熔池溫度,直接影響焊接質量,熔池溫度高、熔池較大、鐵水流動性好,易于熔合,但過高時,鐵水易下淌,單面焊雙面成形的背面易燒穿,形成焊瘤,成形也難控制,且接頭塑性下降,彎曲易開裂。熔池溫度低時,熔池較小,鐵水較暗,流動性差,易產生未焊透,未熔合,夾渣等缺陷。 熔池溫度與焊接電流、焊條直徑、焊條角度、電弧燃燒時間等有著密切關系,針對有關因素采取以下措施來控制熔池溫度。 直徑 1、焊接電流與焊條直徑:根據焊縫空間位置、焊接層次來選用焊接電流和焊條直徑,開焊時,選用的焊接電流和焊條直徑較大,立、橫仰位較小。如12mm平板對接平焊的封底層選用φ3.2mm的焊條,焊接電流:80-85A,填充,蓋面層選用φ4.0mm的焊條,焊接電流:165-175A,合理選擇焊接電流與焊條直徑,易于控制熔池溫度,是焊縫成形的基礎。 方法 2、運條方法,圓圈形運條熔池溫度高于月牙形運條溫度,月牙形運條溫度又高于鋸齒形運條的熔池溫度,在12mm平焊封底層,采用鋸齒形運條,并且用擺動的幅度和在坡口兩側的停頓,有效的控制了熔池溫度,使熔孔大小基本一致,坡口根部未形成焊瘤和燒穿的機率有所下降,未焊透有所改善,使乎板對接平焊的單面焊接雙面成形不再是難點。 角度 3、焊條角度,焊條與焊接方向的夾角在90度時,電弧集中,熔池溫度高,夾角小,電弧分散,熔池溫度較低,如12mm平焊封底層,焊條角度:50-70度,使熔池溫度有所下降,避免了背面產生焊瘤或起高。又如,在12mm板立焊封底層換焊條后,接頭時采用90-95度的焊條角度,使熔池溫度迅速提高,熔孔能夠順利打開,背面成形較平整,有效地控制了接頭點內凹的現象。 時間 4、電弧燃燒時間,φ57×3.5管子的水平固定和垂直固定焊的實習教學中,采用斷弧法施焊,封底層焊接時,斷弧的頻率和電弧燃燒時間直接影響著熔池溫度,由于管壁較薄,電弧熱量的承受能力有限,如果放慢斷弧頻率來降低熔池溫度,易產生縮孔,所以,只能用電弧燃燒時間來控制熔池溫度,如果熔池溫度過高,熔孔較大時,可減少電弧燃燒時間,使熔池溫度降低,這時,熔孔變小,管子內部成形高度適中,避免管子內部焊縫超高或產生焊瘤。
+